用數字化拉動低碳化
碳盤查和科學碳目標的設定是企業(yè)
節(jié)能減排的良好開端。報告指出,科技公司產生的
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其產品和設備相關的
碳足跡,包括原材料、生產制造、進出貨
運輸、銷售、用戶使用及產品設備回收等。
在這個過程中,原始數據的收集對于碳排放審計和監(jiān)測至關重要。值得注意的是,入選的中國企業(yè)多在數字技術的使用上受到肯定。
根據位列全球乳業(yè)前五、亞洲第一的伊利公司的減碳案例,碳清單審計非常耗時且需要高度細化和完整的數據,公司需開發(fā)完善的IT系統(tǒng),將原始數據的收集標準化、自動化,減少人工工作量,并提高盤查的準確性。報告中提到,伊利的碳盤查精細到甚至包括了滅火器、開關等小型設施。
“檢查和分配不同活動的碳排放量是非常復雜的,特別是對于跨地區(qū)、跨領域運營的公司而言。能源管理系統(tǒng)等數字工具有助于評估和跟蹤此類活動?!眻蟾姹硎?。
以聯(lián)想制造業(yè)為例,2017年,其在PC制造業(yè)務中使用了低溫錫膏(LTS)制造技術,這項工藝可以將印刷電路板組裝工藝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減少35%。通過自身和供應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,達成綠色化和低碳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