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9日,復旦大學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研究中心(以下簡稱“研究中心”)公布了2025年9月復旦碳價指數結果。此次公布了2025年9月全國
碳排放配額(簡稱CEA)價格指數、2025年12月全國CEA價格指數、2025年9月全國
ccer價格指數以及2025年9月中國綠色
電力證書GEC價格指數。
研究中心模型計算得出,2025年9月全國碳排放配額(CEA)的買入價格預期為68.46元/噸,賣出價格預期為72.38元/噸,中間價為70.42元/噸;買入價格指數為171.15,下跌3.92%;賣出價格指數為163.31,下跌4.81%;中間價格指數為167.03,下跌4.38%。
同時,研究中心還公布了2024年和2025年生產的集中式項目、分布式項目與生物質發(fā)電三類國內綠證價格。對比2025年8月GEC價格指數,可以看出本月2024年和2025年生產的三類綠證價格全面回調,其中,生物質發(fā)電綠證價格跌幅最大。2024年生產的三類綠證中,分布式項目綠證價格實現反超;2024年生產的三類綠證仍然從高到低維持了集中式項目、分布式項目、生物質發(fā)電的價格排列。
在發(fā)布環(huán)節(jié),研究中心總結了8月份全國碳
市場的運
行情況:第一,價格方面,本月CEA的日均收盤價為71.39元/噸,相較于7月份的日均收盤價73.57元/噸下跌約3%。本月碳價呈波動下行走勢,從月初的72.43元/噸逐步運行至月末的69.69元/噸,跌下70元價格平臺。第二,成交量方面,本月
碳配額日均成交量為55.26萬噸,相較7月份的50.71萬噸上漲約9%。本月市場交易的穩(wěn)定性明顯提升,除8月7日和22日外,各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均超過25萬噸,其中三個交易日成交量突破百萬噸,
碳市場交投活躍度持續(xù)攀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8月25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意見”)對外公布。意見提出,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、加快經濟社會發(fā)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
政策工具。加快建設全國統(tǒng)一的碳市場,有計劃分步驟擴大實施范圍、擴展參與主體,營造更加公平公開透明的市場環(huán)境,努力實現碳排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(yōu)化和效益最大化,推動傳統(tǒng)產業(yè)深度轉型,培育發(fā)展新質生產力,激發(fā)全社會綠色低碳發(fā)展內生動力。
業(yè)內認為,《意見》的發(fā)布為全國碳市場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,未來會有更多高排放行業(yè)被納入碳市場。